2020年4月15日,宗富梨樹苗基地果技師分析:梨樹苗刻芽的作用和方法
刻芽的作用和方法,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。其目的就是為了促芽萌發、抽枝補缺。僅僅這樣來描述,是很難理解透徹的。實際上,簡單來講,就是一根枝條上會萌發很多芽,果樹吸收的養分會被大量輸送到枝條的末端,從而造成枝條末端的芽徒長,並抑製住枝條中部或者尾部的芽生長或者造成死亡,使得果樹的主幹、主枝出現光禿現象。

因此,通過采取刻芽的方式,就可以達到以下幾個方麵的目的:
促進果樹早掛果:
果樹種下去以後,長到一定程度時,需要修剪掉部分枝條,對果樹進行整形。而如果是通過刻芽的方式,就能充分利用需要剪掉的枝條,在不需要重剪延長頭的情況下,促使芽體定向抽枝,加快骨幹枝的培養形成,增加枝量,增長枝齡,早結果。因此,在新栽的果樹中央幹上需發骨幹枝的部位上每隔3~5個芽刻一芽,可以省去定幹環節,能盡早抽生主枝或骨幹枝,達到早掛果的目的。
調整果樹樹體平衡:
就是在果樹的樹幹缺枝的方位選芽體飽滿的芽進行刻傷,讓其發出的枝成為中長枝,占領空間,平衡樹體結構。這樣就不需要通過整形修剪來調整幼樹偏冠和不平衡,實現快速的平衡樹體。
均衡果樹枝條長勢:
一般情況下,在果樹的新梢著生處上方刻傷可截留水分和營養物質,使枝條長勢增強,而在新梢下方刻傷會使枝條長勢減弱。所以,如果根據果樹的枝條長勢情況,對果樹的新梢著生部位的上方或下方刻傷,就可以調整主枝與主枝間、上部下部、背上背下等枝條的均衡發展。
果樹管理過程中,刻芽的作用和方法
促使果樹抽發中短果枝:
主要目的就是將果樹的長枝向中短枝轉化,達到早產的目的。即在果樹萌芽前,在強、旺長枝中部兩側、背下每間隔1~2個芽刻傷,促使其抽發出中短枝。但是不能在長枝的基部20厘米以內刻芽,因為此處距主幹近,空間小,刻後抽生的枝會影響透光。而強旺長枝的頂部20厘米以上部位則不需要刻芽,因為頂端優勢強。

克服果樹的光腿現象:
如果果樹有光腿枝,則可在光禿帶處尋找合適的芽(包括隱芽,弱芽)刻傷一刀,便可促使其萌發抽枝。
總之,果樹刻芽的作用是很明顯的,但要掌握刻芽的技術是很難的。因為在刻芽的過程中,需要熟悉刻芽的目的、時間、距離、數量、輕重等等,然後根據不同果樹,不同目的靈活處理,沒有現成的模式。能夠掌握刻芽技術的人,都是一些經驗比較豐富的“老司機”,如果實在需要采用刻芽技術平衡樹勢,則需要經驗豐富之人在旁進行指導。
刻芽求枝的方法的確難掌握,而且非常麻煩,所以,就有人研究出一些可以取代刻芽的方法,例如塗藥法和針刺法。塗藥法就是在芽眼處用特定的藥膏抹在芽眼處,針刺法就是在要萌發的芽眼處,用縫衣服的鋼針刺入芽眼正中,可以解除芽眼休眠,促使芽眼萌發的目的。兩種方法不僅速度快,而且效果好。
